美智库'双线战争论'引全球哗然
"美国必须同时打赢中俄两场战争!"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近期抛出的惊人论调,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。这个冷战时期反苏先锋机构的最新主张,既让军火商眼睛发亮,也让全球民众捏了把冷汗。
"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战略必需!"该智库战略专家马修·克洛宁在《外交》杂志力推"双线作战"论,声称若美国在欧洲和亚太任何一方示弱,都将丧失全球霸主地位。他甚至给拜登政府开药方:必须同时压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势和中国在台海的动向。
这个听起来像好莱坞大片的提议,背后藏着复杂算计。俄乌冲突爆发后,大西洋理事会迅速将中国纳入"威胁清单",借着俄乌边境军事对峙的紧张氛围,不断放大"中俄结盟"的舆论风声。他们甚至预测俄军将在2月20日大举进攻乌克兰,制造出"战争倒计时"的恐慌效应。
但现实泼了盆冷水。当拜登政府明确表示不会派兵参战时,白宫幕僚透露实情:"美国军火库装不满两个弹药箱。"数据显示,美军现役F-35战机维修周期长达18个月,航母战斗群部署需要提前半年协调,根本无力支撑双线作战。
更讽刺的是,这个智库的"战争经济学"遭到反噬。财经作家保罗·法雷尔鼓吹"战争驱动资本主义",却让华尔街大佬直摇头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直言:"打一场战争就能让美股跌回2008年,谁还敢赌两场?"
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此起彼伏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痛斥这是"冷战幽灵的复活",俄罗斯则讽刺这是"霸权焦虑症"的发作。连北约内部都有清醒者,德国前防长卡尔·-Theodor延斯指出:"这种战略狂想会把世界推向核战争边缘。"
普通美国人更不买账。纽约街头随机采访显示,78%的受访者认为"现在该解决高油价和枪支暴力"。就连共和党保守派也站出来警告:"再提战争预算,明年选举就让白宫变颜色。"
军事专家指出,这个"双线战争论"暴露了美国战略困境:既想维持全球霸权,又不愿承受战争代价。当智库学者在五角大楼的资助下撰写报告时,美国士兵正在阿富汗烧毁秘密文件——这个曾被吹捧为"民主灯塔"的国家,如今连基本的军事保密都做不到了。
"与其设计战争剧本,不如想想怎么让孩子们呼吸干净的空气。"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这番话,道出了全球70亿人的心声。在气候危机加剧、粮食价格飙升的今天,任何鼓吹战争的言论都显得如此不合时宜。
